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时间
2004-11-22

摘要: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而中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强烈。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实际上是一间兼有自然科学属性的人文学科。充分肯定中医学的人文属性有助于全面地把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本质,也有助于给现代科学研究中医学一个正确的定位。中医学应当冲出唯科学主义的阴影。

关键词:中医学;人文属性;唯科学主义

中医现代化决策与当年中医科学化和中西医结合创造新医学一样,虽然出发点都是为着发展中医药,但在认识思维上存在误区,即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无视中医学所具有的浓厚的人文属性,人为地切断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肉相连的亲缘关系(传统文化本身也一直处于低迷、困扰的状态),单一地以现代自然科学的标准和范式审视中医学。本文就此试作剖析如次。

1.当代科学分类上的一个误区——医学归类于自然科学

一谈到医学的科学属性,人们便自然地想到它属于自然科学,这几乎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辞海》的医学条目上就明确地指出: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间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科学分类专著——《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即是将医学置于自然科学大类之中的。对一间学科的定性,直接关系到这门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定位,也直接影响到这门学科的生存处境和发展方向。医学既然归类于自然科学,人们也就理所当然地会以自然科学的诸种标准审视与要求医学。

医学果真仅属于自然科学吗?这要从目然科学的概念谈起。《辞海》对自然科学的定义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请注意是研究物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和学科内涵迥异于人文社会科学(简称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以人的主观世界为中心的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部分)相互渗透、互相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但是,构成科学研究对象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实体存在与虚体存在却是不可变更的。把医学仅看作是研究物质世界和实体存在的一间学科,实在是科学分类上的一大误区。

医学研究和作用的对象是人,具体地讲是人的健康和疾病。而人则是精神和物质的共同载体,一身具有主观和客观、实体和虚体的双重属性。人,不仅是自然的、物质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精神的人。导致疾病的因素亦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等外界物质因素,还有心理、精神、情感等非物质因素。从人生实际情况来看,后者更加恒常和普通。另外,治疗疾病的途径亦不仅仅局限于药物和器械等物质途径,还有心理、意识、精神、社会等非物质途径。50年代,性病在我们国家几近绝迹,并非是当时发明了什么治疗性病的特效药,而是一种社会措施和人们生活万式的改变。显然,无论是从研究对象,还是从致病因素以及治疗途径看,都不可以将医学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范畴。实际上医学同哲学一样,是跨自然与人文的学科。忽视医学的人文属性,就会把人降格为一般生物,甚至是无生命的智能机器,就会关闭诸多的治病的通道。

在古代,科学尚未全面发展,各门学科仅以不同知识体系各自独立地存在着,人们很少对各门知识本身的科学属性加以反思。随着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开始以研究客观世界的眼光来审视各门知识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确认各门学科的科学属性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于是产生了科学分类的意识。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范围仅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并不包括医学。当时西万各种科学分类表,一直将医学作为人类生命科学单独设置,或直接置于人文科学之中,属人的实践活动的学问。中国古代就是将医学作为人的技艺分太子部(诸子百家)中的,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决定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医学才逐渐失去了以前与哲学和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降为自然科学中的一科。1872年美国编制的《十进分类法》将医学定位于应用科学,1如5年《国际十进分类表》正式将医学定性为自然科学。我国近现代编制的各种图书分类法均作如是观。这种将人降格为物的科学观,一直统治着现代医学到现在。这是当代科学分类史上的失误,它严重地窒息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发挥,阻碍了医学向更加广泛的空间发展。现代医学如果再不注大人文观念,其发展将会陷人更大的困惑和怪圈。

所幸的是,由于现代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解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因此,忽视医学的人文属性,对现代医学来讲,只是一种缺憾,尚不足以动摇其本根。目前,西方己注意到这一点,提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等医学模式试图加以纠偏,当然还远末融人主体医学体系。问题在于,无视或取消中医学的人文属性,对中医学来讲,却是性命攸关的大问题。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形成之前,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规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水乳交融,休戚相关。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要比现代医学应有的人文属性强烈得多11]。·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是相一致的。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影随形,不可分割。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气学、道学、懦学、哲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时令、地理、生物(包括食物、药物)、形体,以及医疗实践等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学庞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传统人文知识作底蕴,中医学根本不可能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强行取消中医学的人文属性,必然导致中医学理论的解体。

为进一步认识中医学所包涵的深层次的人文属性,笔老认为有必要通过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在诸方面的对比,来审视中医学的人文特征。因为对比的方法更有助于显示事物的特征,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2]。2.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此中看中医学的科学属性

谈到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科学7人文知识体系算不算科学7其二,古代有没有科学?

什么是科学?由于翻译和理解上的原因,目前国内使用科学这一概念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现象。科学一词大体在3个层面上被混用。第一是知识层面,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知识层面上的科学,应是广义的概念,与非系统的一般性知识相对应。既然是人类各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它就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同时亦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就是说,不仅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是科学,哲学、美学、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亦是科学。虽然后者有时亦被称为学科,但都在广义的科学涵盖之下,则是不争的事实,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各自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独立的理论体系。各自的权衡标准是不相同的,无论如何,也不可以用物理学、化学的理论来解释文学、艺术、道德、宗教。第二是学科层面,科学专指现代自然科学。科学是实验的科学(马克思语),这一概念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并列。目前国内所翻译的国外有关科学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学科层面的概念。绝大多数官万文件亦多取此义。这一概念常与技术一词连用,简称科技。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的科学一词,绝不包含有人文社会科学在内。当前,学科层面上的科学被无形扩展,其价值被无限延伸,于是造成与第一层面上的科学在概念与观念上的混用。狭义的科学概念往往取代广义的科学概念,从而将人们导人误区:或者将人文学科尽量纳入实验科学轨道,或者干脆将人文学科排除于科学之外。第三是日常用语层面,鉴于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在揭示自然界客观规律方面所具有的公论的真理性和推动社会飞速发展上所拥有的巨大的创造力,人们眼中的现代科学技术(即狭义的科学)正在成为真理的化身。在使用这一概念时,便自然而然地将其与合理、理性、正确、先进等修饰词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科学便泛化成了高度肯定的形容词,与迷信、谬误、愚昧、落后等贬义词相对应,科学与不科学逐渐变成了判断思想与理论正确与否的专用语

以上3个层面上的科学概念的混用在国内几乎已达到人人不可幸免的地步,其造成人们思维上的混乱,已成为近百年中国恩想史和学术史上的一大景观。科学不科学与革命不革命已成为中国社会上最流行的两句口头禅。本文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划分,取知识层面上的概念。如果取学科层面则人文知识绝非以数理化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就无法使用科学这一概念。如果取日常用语层面,则科学已成为褒义的形容词,已不是指知识体系本身了。人文社会知识体系采用科学概念,并非本文虚拟或专用。如果科学定位于分科的知识体系,则系统的人文知识理论又何尝不是分科学问呢?称人文科学又有何不可呢?《辞海》和《哲学大辞典》上不是均载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条目吗?国家不是亦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吗?其下设有哲学、经济、文学、语言、历史、民族、宗教、情报等研究所,不是给社会科学界定了范畴吗?

古代有没有科学?这如同问古代有没有系统知识几乎是同一个问题。如果将科学概念定位于分科知识体系,则古代有科学是毫无疑问的。如果科学定位于现代自然科学,则古代无科学也是毫无疑问的。因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其历史毕竟才300多年。问题是,按照学科层面定位,则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均不能成立了。因为人文知识与社会知识不是自然科学也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将科学定位于合理、正确层面,那么,是否可以说在现代自然科学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体系都是荒谬和错误的呢?显然是不可以的。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对以上两个问题给予正面的肯定的回答后,才有可能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对比,否则一方是科学一方不是科学,一方是正确一方是谬误,则无从对比。正如谈中西医结合,如果双方不是平等地交流,而是一方科学一方不科学,不科学的一方必须改头换面、脱胎换骨为科学的一方,那还叫什么结合?人们何不设想一下:如果现代医学中的病因学、病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全部改成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六淫七情学说、四气五味学说,那西医还叫西医吗?也只有解决人文知识算不算科学,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两个问题的困惑后,才能廓清对中医学的种种疑团。把中医学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才能摆脱总是被质疑、被改造、被否定的被动境况。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科学的划分基本上是按照研究对象来确定的,即自然与人(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还要加上神);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讲,诸多理论体系是天人合一、主客不分的。例如气学中的气,从天到地(如天气、节气;地气、瘴气等),从自然到人(如朔气、暑气;志气、福气等),从个人到社会(如力气、秀气;习气、风气等),从人体到人品(如营气、卫气;正气、骨气等),从秉赋到文章(如才气、脾气;气韵、气势等),从意识到行为(如豪气、胆气;炼气、布气等),从精神到物质(如浩气、神气;水气、精气等),无处不在,无所不备。很难区分其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由此可知,古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常常处于模糊不清、相互交错的状态。本文的划分也只能是勉强地顺从今人的科学类分观念,这在对比中是需要注意作进一步的推敲、斟酌的。在各个对比项中,由于当今学科间的交融、渗透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尤其与社会科学的界限逐渐被突破,因此,绝对的划分很困难,只能突出其主要特征予以相对的划分。

今按研究对象、主要学科等12项对比要素,将中医学放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比中,审视其学科属性,特编制对照表如下[3]。为避免文章篇幅过长,有关具体引例不再详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12个对比项中,中医学兼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的有4项,基本同人文科学的有2项,完全同人文科学的有6项,而完全同自然科学的一项也没有。在几个最关键的对比项,如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发展模式、权衡要素和文化特征上,中医学几乎与人文科学完全一致。这种大比例的与人文科学重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说明不可单纯以自然科学标准裁定中医,说明将中医理论全部纳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的观念是违反中医本质的。既然人文属性已占有如此大的比重,说中医学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又何尝不可?

中医学兼具自然与人文属性,古人对此早有论述:医也者,顺天应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塘《温热条辨·解儿难》)。不谙天理,不可与言医;不解人情,不可与言医……明乎医,可以治国家(清·邵登瀛《四时病机,之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从中医学的脏象学、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以及养生学等方面进行剖析。有哪一处不体现着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思想呢?中医是一种实践科学而不是实验科学,古人将其放在方技(个人的技艺)中,这是很客观的。中医临证注重的是医家的主体思维活动:以意治病,最为上一乘(清·石寿棠《医原,用药大要论》)。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唐·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在刘道清先生主编的《中医名言大辞典》上,载录直接明言医者,意也的著名医家就有陶弘景、孙思邈、朱震亨、万全、张介宾、刘纯、程杏轩、赵学敏等14位。实际上古代医家作如是观者远远不止此数。

为什么中医学有如此明显的强烈的人文属性,而现代人却视而不见,一味地迫使它削足适履呢?这个问题需要放在一个更加宏观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回答。3.唯科学主义是造成中医西化的思想根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威力,它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它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19世纪中叶,在西方产生了以法国哲学家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思潮,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是一切研究领域必须遵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唯科学主义。

唯科学主义,亦简称科学主义,即指对科学(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迷信,把对科学的崇拜推向极端。唯科学主义的主要理念有三:一是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唯一正确有效的方法,只有采用这一方法获得的知识才能称得上科学。二是相信科学万能,无限扩大科学研究的领域,把自然科学领域扩大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认为人和社会同物质世界一样可以按实验者的意图进行实验操作。三是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检验非自然科学知识和其他文化形态。以上三个观念在客观上必然导致否定其他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对真理的平等拥有权,把现代科学变成垄断真理的知识体系[4]。

按理说,现代科学技术在建设人类物质文明上确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也确实取得了惊世骇俗的丰功伟绩,崇尚科学本属天经地义。对于长期处于科技落后状态的近现代中国,尤其是对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来讲,更属自然而然,无可厚非。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科学主义在中国也就更加得心应手,颐指气使。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消灭汉字、取缔中医药开始,到加世纪的年代彻底砸烂封资修,对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传统人文科学)的批判不断升级,火药味越来越浓,甚至主张取消大学的人文学科,只办理工科大学。人们已普遍地接受了这一思想:对传统文化批判、否定、打击得越坚决、越严厉、越彻底,就是越科学、越勇敢、越革命。各门知识都得贴上科学的标签才能获得生存权。诸如科学的思想、科学的主义、科学的教育、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信仰、科学的管理、科学的人生观等等。仿佛除了科学,一切皆属谬误一样。偶尔提及一两句继承传统云云,也只不过是显示一下高姿态而已,内心中何尝有一丝敬重古人之意。历史不但会捉弄人,而且也会捉弄文化。从17世纪开始,科学把宗教从君临一切的神坛上拉了下来,可如今自己却占据了神坛,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已成为衡量、仲裁一切知识真伪的准绳。科学一词已变成了真理的同义词,变成了表示绝对正确的形容词。但是,科学主义毕竟是一种极端思潮,它违反了科学的原始精神,它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客观存在、无可否认的,甚至科学本身也在为此付出代价。

文化是多元的,知识是多维的。各门学科、各种知识体系都有着其他学科和知识体系不可取代的功能,它们都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揭示着某种真理和价值。科学主义所指的科学实际上仅仅局限于建立在逻辑实证主义基础上的近现代自然科学,属狭义的实验科学。而狭义的科学只能是与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等处于同一层次上的文化形态,它不能凌驾于不同领域的其他学科。一旦把狭义的科学观念扩大到人类的一切知识领域,尤其是试图涵盖人文学科和人类社会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走上极端宗教和极端政治的同一条路,给其他文化领域以及人类社会本身造成伤害。科学主义抹杀了现实世界的末知成分,取消了认识世界的主体参与和人文精神,无视其他知识体系获取真理的有效途径,把科学绝对化。把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当作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唯一有效方法,以至于把历史、文化、社会和人亦当作可以随意操作的实验对象,在客观上也就否定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性,否定了文化形态的多元性和各门学科的独立性。

在科学主义的笼罩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其命运必然地与传统文化同病相怜。回顾一下中医药近百年来的艰难遭际便可确知。1914年袁世凯主持北洋军阀政府,当时的教育总长汪大樊公开提出废止中医中药,取缔中医教育。1929年汪精卫主持的国民政府通过余云帕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禁止开办中医学校和中医医院,停止中医个体行医。1946年国民党教育部取缔仅剩的两所中医学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余云帕等人改换口号为中医科学化,主张废医存药,废除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藏象和四诊八纲。50年代初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指称中医为封建医,宣布停止中医带徒,实现中医逐步消亡。1954年经毛泽东主席的强烈千预后,公开宣称取消中医的主张暂告中止,中医地位得到一定保障。但中医药所面临的困境只不过是由显性转成了隐性。1955年中央确定中西医结合,创建新医学的方针,其内涵由毛泽东亲自确定: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5]。其方法则是要从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规律[5]。文化大革命期间,创建新医学已飚升为中医界的一项政治任务予以实施。文革以后,中医现代化口号又取代了创建新医学,其内涵与毛泽东当年设想的大同小异,只不过更加彻底一点:将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纳入现代科学整体发展轨道,对中医进行现代语言表述和现代科学阐述。实际上,从废止中医、改良中医到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其背后都有唯科学主义的阴影在起作用。

按照唯科学主义的埋念来看中医,中医学必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不是建立在实验实证基础上的科学同。中医学依靠的是主体直觉和感性积累,运用的是传统哲学思辩,其主要概念如阴阳、五行、道、气、脏象、升降沉浮、虚实寒热等都带有主体的思辩色彩,既玄奥又模糊,难以像现代科学那样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达。中医学表述的方式形象化、意象化,与现代科学以公式、公理、定律的表述方式完全不同。中医学理论体系数干年不变,充满神秘感,与现代科学不断更新创造的发展模式亦不相同。基于以上特点,唯科学主义认为中医学必须接受现代科学的洗礼与改造,必须脱胎换骨,变亦变,不变亦变。于是,中医学就一直围绕着科学殿堂在打转转。废止中医者视中医为阻碍现代科学发展之洪水猛兽,而主张把中医扼杀于科学殿堂之外;主张中医现代化者则把中医的空壳拉入现代科学殿堂,而把中医的灵魂实质拒之于科学殿堂之外;而为中医辩护者,则大多牵强附会,一厢情愿地论证中医的科学性,希望把中医拉进现代科学殿堂。这中间,过多的政府、政治干预,而使中医药这门学科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自在地发展。试问有哪一间自然科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还是生物学、天文学、现代医学,是由政府、政治来决定其发展模式的?是否这些自然学科都已发展得完美无缺、毋需再发展了?凭什么中医学的发展要事先设定和限定发展模式?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就是中医不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理论规范。从这点上也可以更加看出,中医学的人文科学属性的的确确是大于自然科学属性的。否则中医不会有如此众多变幻不定的口号和莫衷一是的困惑。人们只要冷静地回顾一下近百年的历史,便不难发现,只有人文科学才有不停变化的政治口号和意想翻翻的发展模式;而自然学科,包括现代医学,都是在不声不响地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停地前进着。和认识途径单一化、绝对化,是唯科学主义的表

综上所述,医学本身具有人文和自然的双重属性,而中医学的人文属性更为突出。笔者认为,应当高度重视中医学的人文属性。发现和承认中医学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本质,也有助于给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一个正确的定位。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只能与中医学的自然属性衔接,而不可能与人文属性衔接。只要承认人文知识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要承认各门学科,无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有着各自揭示真理的方式和功能,就完全没有必要回避或否定中医学的人文属性。自然界万事万物同周围环境的联系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多途径的、多视角的。因此,通过不同的审视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不同的理论体系来研究、揭示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完全可能的。把人类认识方式和认识途径单一化、绝对化,是唯科学主义的表现,它不利于科学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医学向人文社会空间拓展,更不利于中医学保持自己的特色健康发展。随着21世纪新的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的普及,笔者相信,中医学只要冲出唯科学主义的阴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在拓展医学发展的空间上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中医药对人类生命科学的贡献必将为世界瞩目。

参考文献:

[1]沈铭贤·论医学的文化定位[J]·医学与哲学,1995,16(5):255·

[2]肖锋·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7·

[3]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6·

[4]聂精葆·科学主义笼罩下的20世纪中医[J]·医学与哲学,1995,16(2):6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工作文件汇编

[Z]·1958·92·

[6]邱鸿钟·论中医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方法[J]·医学与哲

学,1999,20(l):2·